20120921-普吉與安達曼清真觀光會議側記

趙錫鴻

中國回教協會應泰國中央伊斯蘭委員會(Central Islamic Committee of Thailand – CICOT)之邀,參加該會於九月四至七日在普 吉島舉辦的「2012 年普吉與安達曼清真觀光會議」(Phuket Andaman Halal for Tourism 2012 – PAHT2012),筆者奉派以理事身份代表回協 參加,觀摩該國在推動清真觀光服務方面之做法,以資參考[1]。

是項會議係由泰國中央伊斯蘭委員會、泰國“伊斯蘭大篩海” 辦公室(Thailand Shaikhul Islam’s Office)、普吉省行政管理會、泰國觀 光暨運動部所屬觀光司、泰國觀光署、以及泰國農業暨合作部所屬全 國農產品與食物標準局等單位聯合舉辦,目的為「推廣清真產品暨普 吉與安達曼清真觀光服務」,並提出「泰國廚房成為世界廚房」之口 號。

會議在普吉島巴東灣一間獲得清真認證的 “皇家天堂大飯店” 舉行。於九月四日晚間辦理報到,並以簡單晚宴拉開序幕,歡迎全泰 各界出席代表及國際清真組織代表蒞臨,席間普吉省管會執行長裴鵬 先生(Mr. Paiboon Upattising),與泰國伊斯蘭大篩海普拉散先生(Mr. Prasan Sricharoen)分別致簡短歡迎詞,並穿插泰國民俗舞蹈表演。九 月五日上午正式開幕,首先由普吉省管會執行長裴鵬先生(Mr. Paiboon Upattising)致歡迎詞;繼由泰國普吉省省長致歡迎詞,泰國伊 斯蘭大篩海蒲拉散先生致詞並祈禱;然後由商業部次長彭‧撒拉波先 生以「政府對“泰國廚房成為世界廚房及清真食物” 之政策的支持角 色」為題,發表主軸講話,宣示泰國政府的政策;由東協秘書長蘇林 博士(Dr. Surin Pitsuwan)發表演說(英語)為壓軸。

五日下午,先由全國農產品暨食品標準局(National Bureau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y and Food Standards,縮寫:ACFS)副秘書長南 西雅女士(Mrs. Nanthiya Unprasert)介紹泰國“食品安全暨消費者農產 品規範”(The Standards on Food Safety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 Consumers);接下來是專家座談,邀請了泰國觀光運動部觀光發展司 官員賈琳彤女士(Ms. Jarintorn Wisawasukmongkol)、泰國中央伊斯蘭 委員會秘書長兼學術暨清真事務部主任穆拉德先生(Mr. Khathawut 1 泰國相關單位、標準、及規範之中譯名稱,係由筆者自譯,如有出入,尚請專家學者不吝指正。 Lohmud)、以及舉辦此次會議的飯店代表共四位,分享“泰國發展觀 光客清真飲食服務標準之成功經驗”;然後由澳大利亞、土耳其、義 大利及瑞士等四國清真認證單位代表,分別介紹該國如何推廣清真標 準以鼓勵穆斯林觀光客。

九月六日全天為參訪普吉島及島外水上穆斯林村之活動。七日 上午筆者自費飛往清邁,參訪敬真學校、和平(Santi Suksa)穆斯林學 校、泰北各地清真寺及華裔穆斯林,十日上午離泰轉赴馬來西亞參加 另一會議。

泰方舉辦此一會議之目的為「推廣清真產品及普吉與安達曼清 真觀光服務」,並提出「泰國廚房成為世界廚房」之口號。會議展示 了泰國政府跨部會與伊斯蘭教組織合作,中央與地方共同攜手推動伊 斯蘭事務,特別是清真食品方面的廣泛合作成果,以泰國為一穆斯林 人口為少數之佛教國家而言,伊斯蘭事務之一的「清真觀光服務(含 清真食品)」能得政府如此重視,意義重大,值得我政府參考。

泰國政府自2003 年制訂食品安全政策,並將次年(2004)定為 「食品安全年」,開始全面推展,批准了發展「食品安全」的藍圖, 針對進口、農場、食品加工、農產品及食品、市場銷售(含內、外銷) 等五方面,制定食品安全規範(分為強制性與非強制性規範),頒布或 修訂相關法令(如修訂植物檢疫法、肥料法、動物疫病法、飼料品質 管制法、屠宰及肉品銷售法、屠體法、及農產品標準法等等),由農 場至餐桌全面實施。於2008 年8 月20 日生效的農產品標準法,明定 在上述五方面發展、執行及鼓勵與認證的權責單位,並由政府立法管 制,通過兩類規範核發證書對Q 標章(品質標章)之使用。茲將ACFS 副秘書長簡報中有關清真食品之部分摘述如下: 對於清真食品,泰國政府農業暨合作部扮演的角色,包括與泰 國中央伊斯蘭委員會合作,制訂清真食品規範,參與東協清真食品工 作小組,並提倡清真食品在市場易於取得。由該部負責依食品安全與 檢疫的規範核發衛生證書,由泰國中央伊斯蘭委員會依清真食品規範 核發清真證書,在國際貿易中要求清真食品需具備這兩種證書。

泰國觀光暨運動部與泰國中央伊斯蘭委員會合作的成功經驗, 更是此次會議的主題。泰觀光暨運動部觀光司於2012 年3 月公布實 施“觀光業清真飲食服務標準”(Halal Food Services Standard for Tourism),這是一個非強制性的規範,換言之,並非所有觀光業都必 須遵守,但如要通過清真觀光相關的認證(宣稱清真),則必須符合這 套規範。這個規範只有兩個目標:一是改善清真食品業的服務品質, 二要確保在泰國旅遊的穆斯林觀光客能放心的食用清真食品,簡單明 確。該規範針對食品服務業(飯店、餐飲)26 個區塊訂定106 項原則, 包括一般性質與伊斯蘭清真性質的原則,由審查小組依優劣評分,例 如:五星級飯店要求總分須達到百分之九十,四星級須達百分之八十 等。審查小組成員由五個單位之代表組成:泰國中央伊斯蘭委員會、 省級伊斯蘭委員會、觀光司、教育機構、及其他相關單位的專家。茲 列舉部分清真性質的原則如下: 1. 嚴禁豬、狗類(之任何部分) 2. 應區隔清真用餐區與非清真用餐區 3. 不得有疾病帶菌者、動物,或任何寵物 4. 所有家禽、肉品必須按伊斯蘭規定宰殺 5. 清真原料與非清真原料須分別運送 6. 所有家禽、肉品必須於清洗潔淨後與非清真物品分別儲存 7. 調味品佐料必須具備清真證書 8. 烹煮過的清真食物必須與非清真食物分開放置 9. 清真食品所用器皿及餐廚用具須經三步驟清洗 10. 清真食品所用器皿及餐廚用具與非清真用品須分開存放 11. 非穆斯林經營的清真食品服務業,必須有穆斯林在廚房或餐飲 準備區監管 泰國中央伊斯蘭委員會秘書長兼學術暨清真事務部主任穆拉 德先生,最後總結餐飲業申請觀光業清真飲食服務認證有四個成功的 關鍵:一、首要的一點是管理高層必須訂出欲達成之目標;二、有意 發展、改善並做改變的企圖心;三、全面的品質管理;四、持續做品 質的改善。

筆者淺見以為,上列泰國所訂清真原則對國內均適用,但尚有 其他因素似亦需列入考量,例如最重要的是清真廚房或食物準備區與 非清真廚房必須有完全而實體的區隔,此外清真餐飲業應:禁止攜帶 外菜或任何酒類進入餐廳及廚房(包括非穆斯林員工不得攜入外製之 便當)、禁止販賣酒類、禁止陳設偶像、圖片、或象徵其他信仰的標 誌等。

近年來我政府亦在推展觀光業,希望帶來經濟效益。泰國穆斯 林雖也是僅佔少數(約佔6%),但泰國政府對伊斯蘭教、穆斯林的重 視,實遠超過我國,應說是認清了全球穆斯林在經濟方面的實力與重 要性,希望我政府學習泰國,在這方面加強努力。另外筆者於會後, 赴馬來西亞出席伊斯蘭發展局認可單位之年會,該會宣布統一認證標 準、禁止自行宣稱為清真或以任何方式暗示為清真等新措施(詳見本 期另一拙作:「馬來西亞伊斯蘭發展局(JAKIM)會議記要」),盼能由 政府推動,與本會及清真產業推廣協會合作,立法規定清真方面的要 求,禁止自行宣稱清真,由政府以公權力支持並授權穆斯林團體辦理 清真認證,以期快速改善,使穆斯林吃得安心。

鑒於國內穆斯林人數較少,清真餐飲業較難維持,少數幾家清 真餐館多為小吃店型態,靠販售泰緬印巴中東土耳其等異國風味餐點 維持營業,不但缺乏大中型的中式清真餐廳,即連真正中式的小型清 真餐廳也沒有,可以說來到台灣吃不到清真的中國菜。近年來馬來西 亞、印尼等國來台的穆斯林觀光客持續激增,大陸開放自由行後,更 有許多大陸穆斯林來台旅遊,皆感清真餐廳太少,去到旅遊景點飲食 更加困難,穆斯林信仰虔誠,特別注重飲食,因此許多穆斯林觀光客 寧可自備泡麵,也不願吃不放心的食物,長此以往,穆斯林觀光客必 對台灣卻步。

許多一般餐飲業者已注意到穆斯林觀光客的商機,有意申請清 真認證,但同時仍需兼顧較大的非穆斯林客群商機,可能無法完全符 合清真餐廳的全部規定,本會為因應此一情況,已將馬前董事長超彥 與筆者於2009 年合作起草的「清真餐飲業認證方案」,修訂為「穆斯 林友善」餐飲業認證方案,已有近十家餐飲業申請通過獲發證書,希 望有意的餐飲業者積極申請,爭取穆斯林觀光客之商機。

參考資料:

1. “Standards on Food Safety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 Consumers”,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Dr. Nanthiya Unprasert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National Bureau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y and Food Standards

2. “The Success of Halal Food Services Standard for Tourism”,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Department of Tourism Ministry of Tourism and Sports

3. “Halal Food Services Standard for Tourism”, Ministry of Tourism and Sports, March, 2012